1955年我军高级将领授衔时,毛主席批示“皮有功,少晋中”,皮定均因此授中将衔。
毛主席说得“皮有功”,大家普遍认为是指中原突围时皮定均将军以七千人当面叫板国民党军30余万人的经典战例。
本来会是一场惨烈而悲壮的战役,但在皮将军的指挥下,不仅完成了掩护整个中原主力军的安全转移,还在敌军30万人的重重围堵下,竟能杀出一条血路,破掉必死局,胜利进入解放区。一役震撼中原,把刘峙气得连拍桌子。
皮将军往事
1946年6月,一心要把内战打到底的蒋介石用20个师共30万兵力完成了对我中原军区约6万人的包围,决定6月26日发起围攻,7月1发起总攻,全歼我中原主力军。国民党进攻中原解放军的总指挥刘峙叫嚣:“48小时内抹掉共产党在中原的主力部队”,形势十分危急。
展开剩余88%6月23日党中央急电中原局:“立即突围,越快越好,不要有任何顾虑,生存第一”,军区部队6万人奉命开始向西突围。
为了给大部队突围赢得时间,军区决定由一纵一旅皮定均旅长率所部七千人向东佯动,藉此迷惑敌人。
王树声心情沉重地对皮定均说:“只要阻击敌人三天,只要三天,大部队就可以安全转移!”
对大部队来说,这是向生,对于皮定均及其率领的七千人来说,却如赴死,因为他们要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挡住四倍于自己的敌人,为6万战友赢得转移时间,没有人会觉得这七千人能活下来。
时危局重,虎将皮定均向上级保证一定完成任务。
面对气势汹汹的来犯之敌,皮定均也摆出一副势在必得的架式,他并没有消极防御,而是积极进攻,一副决战到底的架式,用三个团的兵力在西余集、泼阪河、自雀园一带凶悍开火,一时间把敌人打得晕头转向,让他们更加坚信我军主力会向东突围。
于是调重兵拼命阻击皮旅,皮定均所率各部悍不畏死,用强大的进攻态势把国民党30万大军吸引到东线,过了三天,敌方总指挥刘峙才得知解放军主力已向西突围而去,气急败坏,下令三路进攻,一定要把皮定均部就地歼灭才解心头之恨。
胜利完成阻击任务的皮定均却异常冷静,他避免和敌人进行兵力互耗,要把这支七千人的队伍安全带到解放区去!他命令部队按梯次脱离战斗,实行战略转移,面对敌军的尾随追击,他的行军路线忽东忽南,大胆在敌军防区之间来回穿插,令敌人难以琢磨,有一次甚至就在隐蔽在公路两侧。
公路上是敌人几十万部队辎重行军,公路两边却是我军在“夹道观摩”,看着敌人从身边呼啸而过,极其危险的情景让多年作战的老兵脸色都变了,但皮定均却说:“敌人不会想到我们就在他的眼皮子底下,放心吧”这是在行军途中最危急的一次。
皮定均率领部队经历24天的艰难行军,行程二千公里,其间血战数十场,突破敌方数道重兵防线,终于在盱眙与赶来迎接的淮南大队胜利会师,安全地进入苏皖解放区。此时七千人的队伍尚保留五千人。
在敌人碾压性的优势兵力面前几乎全身而退,这在世界战争史上都不多见。1纵1旅这支部队再次威名赫赫,被人们称为“皮旅”。
经此一役,这才有了皮定均从原定授少将衔改授中将衔的轶事。在三多年的解放战争中、皮定均历任东野6纵队副司令员、三野战24军副军长、军长,参加了孟良崮、渡江等战役。同样战功累累。
建国后他参加抗美援朝战争,先后担任过兰州军区、福建军区司令员。但天妒英才,1976年7月7日,皮将军从漳州乘直升机去东山岛途中,因直升机失事不幸殉难,时年62岁。
皮将军一生充满传奇,历任国家领导人皆对他都有极高的历史评价,他遇难后,关于他的文学作品有很多,从不同角度详细介绍了他的功劳事迹,至今在将军曾经战斗过的地方还流传着关于他的很多故事。而将军逝世后,他的妻儿后来都过得怎样了呢?
皮将军的爱人与子女
皮定均的夫人名为张烽,原名张凤兰,也是一名优秀的共产主义战士。
1943年张烽与皮定均组建家庭,婚后一同南征北战,坚持革命。有时甚至离别丈夫,独挡一面,为革命做出突出的贡献。
建国后,她先后任兰州军区司令部直属政治部副主任、福州军区司令部直属政治部副主任等职。1983年以正师级待遇离休。
离开工作岗位的张烽热心公益事业,多年来坚持支持春蕾行动。2009 年5月26日病逝,享年86岁。当她逝世后,当年她曾经工作和战斗过的豫西老区专门来人吊唁,对此,两人小女儿皮卫华说:“谢谢豫西人民!感谢老区人民的深情厚意。”
皮定均将军的子女
皮定均将军和妻子张烽实际上有过七个孩子,前两个出生在建国前,因为战争期间条件艰难,不幸都夭折了。
皮将军给他的孩子们取得名字都非常有纪念意义,而且读起来琅琅上口,非常优美。当妻子有了身孕之后,皮将军给尚未谋面的孩子取名豫北,用来纪念皮将军开辟豫北革命根据地。
这个名字男孩女孩都非常适合,在孩子尚未出生时,皮将军就已经离开妻子去开辟豫西根据地了。
豫北是个男孩,孩子生下来后寄养在了老乡家里,但在一岁多时因病夭折了,至始至终皮将军都没能见上这个孩子一面。这让皮将军很是伤心,在往后的岁月里,皮将军总是会不由自主地念叨起这个孩子。
第二个是女儿,皮将军取名桐柏。是皮将军与妻子张烽居住在豫南地区的桐柏山时,张烽怀上的一个孩子。但中原突围战旋即打响,皮将军奉命向东突围,为了不影响自己工作,皮将军让妻子先行乔装撤离,张烽只身趟过冰凉的河水,穿越封锁线,几乎天天都在东躲西藏,最终脱险,但一路艰辛却让孩子早产夭折了。
后来的长子皮国宏生于1948年,长大后也进入军队,曾经在南昌步兵学院学习。已经成长为正营职干部。1976年7月7日,为了照顾有眼疾的父亲,便与父亲皮定均将军一起乘直升机前往东山岛,结果与父亲一同罹难,年仅28岁。
次子皮国勇1951年9月生,1968年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后担任副航海长,副艇长。1980年升福建基地军训处参谋,1984年升福州军区作战部副处长,1985年1月调任厦门水警区副参谋长,升任副司令员,1995年任海军舟山基地副参谋长,1999年6月升任海军舟山基地副司令员,东海舰队副参谋长。在2002年8月晋升为我国海军少将。
退休后的皮国勇将军低调生活,不轻易出现在媒体面前,最近一次出现在媒体上还是在2020年,皮国勇将军参观了上海某食品产业园。老人态度和蔼,不轻易发言,只是默默地察看,最后说了句:“要在货源的采集上下功夫祝产业园越办越好。”
三子皮效农也曾经在“皮旅”服役,后来转业到地方工作,也已退休,现在是福建省新四军历史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与最小的妹妹皮卫华一起,经常走访父亲当年战斗过的革命山区,每当他们走到一个地方,当地的老百姓都会亲切地引他们到皮定均司令居住的旧屋去看看,看到皮效农肖似当年皮定均将军的面容,老乡们不禁激动地流下热泪,说:“皮司令又来看我们了!”
大女儿皮卫平生于1952年11月,也有过入伍经历,她的工作经历是比较丰富的,有在地方任职的经历,也曾在国家部委工作过。
1989年12月担任厦门市政府驻北京办事处副主任;1993年4月任内蒙古满洲里市边境贸易公司副总经理,其间借调国务院特区办咨询培训中心工作;1999年1月起任厦门市开元区副区长;2003年10月任思明区政协副主席;2007年3月起任厦门市红十字会常务副会长。担任过政协副主席,已退休,她嫁给了父亲生前好友开国少将康林的儿子康荣平。
子女回忆父亲
皮将军的子女都秉承了他的性格,亲切朴实,务实低调,如今他们都已成为花甲老人,从各自的岗位上了退下来,他们时常会回忆起他们的父亲与他们一起生活时的往事。
他们至今还记得年幼时父亲带他们去植树的小插曲,皮将军先挖出一个坑做示范,然后让子女照这个样子挖坑。
“种树苗时,要把坑底挖得大一些,树苗更容易成活,父亲就拿着小竹竿,上下比划,只要不合格,非得让他们挖到合格才算。”三子皮效农说,父亲时常要求他们做事一定要“过细”,注重细节、一丝不苟,不能有一点小错误。这种严谨的作风,让他们几个做子女的记忆深刻,终生受用。
次子皮国勇回忆皮将军时说:“父亲虽是一名军人,但血管里流淌着农民的血,知民力,恤民情。”当年部队突围时,在大别山意外发现了国民党的一座大粮仓,部队补充完给养后、当地百姓又领了很多,但仍有许多粮食留存。
有人主张烧掉,不给敌军留下,但皮定均怎么也舍不得,最后还是留给了尾追敌军。父亲最后说:“烧掉这些粮食,敌人没有吃的,还是会去抢老百姓,遭罪的还是人民群众,我不做这样的事”。
每当回忆起这些情景,子女们的语气中都带着对父亲深深的敬佩与怀念。
发布于:天津市